虫草素,是从真菌中分离出来的核苷类抗菌素,属于嘌呤类生物碱,也称为虫草菌素、蛹虫草菌素、冬虫夏草素、3′-脱氧腺苷。虫草素化学式为C10H13N5O3,外观为针状或片状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具有药理作用,可应用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生产中。
虫草素提取自蛹虫草(也称为北冬虫夏草),20世纪50年代,虫草素在德国被发现,之后其研究不断深入。蛹虫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内蒙古、云南等地,天然资源较少,提取得到的虫草素有限,价格高昂。为提高原材料供应能力,扩大虫草素产量,我国人工栽培蛹虫草行业快速发展。但受栽培技术高低不一影响,部分人工栽培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低,未来栽培技术还需统一规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6年中国虫草素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虫草素是蛹虫草中含有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等作用。在药品制造领域,虫草素可用来生产肺保护药物、肾保护药物、抗三高药物、抗肿瘤药物、神经调节药物、抗炎抗菌药物等;在保健品领域,虫草素可用来生产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产品;虫草素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使其还可以应用在化妆品生产中。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均在研究与应用虫草素。20世纪90年代,美国已经将虫草素用于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领域,除美国外,日本、韩国对虫草素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其提取技术成熟。在我国,有多家科研院所与高校进行虫草素研究,但一直以来研究成果商业化转化效果差,国内市场对虫草素认知度低,需求规模较小。
2019年,吉林省中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蛹虫草菌粉胶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市场,这是我国首款获批的蛹虫草药物。在此背景下,虫草素在药用领域的发展速度将加快。我国政府已经禁止冬虫夏草在保健食品中应用,原因主要是其保健成分含有量少难以被人体吸收,并且长期使用有砷过量摄入危险。虫草素是自蛹虫草中提取得到,提高了有价值物质的浓度,筛除了有害元素,未来在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将有较好发展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蛹虫草主要生长在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自然资源稀少,且采挖会造成草皮破坏,因此人工栽培蛹虫草逐渐成为虫草素的主要原材料。我国人工栽培蛹虫草技术日益成熟,但种植户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蛹虫草中虫草素含量高低不一,无法为虫草素行业提供质量稳定的原材料。除此之外,我国虫草素应用开发能力较弱,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少。总的来看,未来我国虫草素行业还有较大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