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国家政策支持下 我国分级诊疗市场空间巨大

2021-08-06 18:02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国家政策支持下 我国分级诊疗市场空间巨大

  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分级诊疗行业深度研究及市场投资风险咨询报告》显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疾病患者不断增多,“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现有医疗体系无法满足国民医疗需求,分级诊疗在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方面作用明显,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计划2017年实现分级诊疗政策逐步完善、就医秩序合理规范目标,2020年实现基本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目标。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分级诊疗市场发展速度加快,在2020年已经实现2015年《意见》中制定的分级诊疗阶段性目标。2021年7月,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分级诊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分级诊疗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为分级诊断产业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我国分级诊疗产业中,相关企业主要有迪安诊断、美康生物、金域检验、卫宁软件、东软集团、尚荣医疗、澳洋科技、湖南发展、万孚生物、博晖创新、通化东宝、华东医药等,涉及到基层医院、互联网医疗、医院建设、康复医疗、第三方诊断、即时检验、医药企业等多个领域。分级诊疗产业发展,可以拉动众多行业共同进步,仅从国民经济角度来看,也具有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分级诊疗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例如相关政策完善度不足、信息化发展不足、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等。“互联网+分级诊疗”可以打破我国医疗信息不对称发展局面,可深化分工,平衡落后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医疗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问题,因此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速度需加快,同时相关政策也需不断完善。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健康观念进步、国民收入增长,我国医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国民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供需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分级诊疗可以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产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由于分级诊疗产业链涉及范围广,现阶段,我国分级诊疗相关企业数量众多,未来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各细分市场中,龙头企业将更具发展优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