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相关疾病的治疗,在2019年我国电生理市场规模空间约为50亿元,但国产化率仅有9%。当前国内电生理手术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2019年约为20万台,但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国内医疗水平的提升,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在2023年将达到35万例。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年电生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随着电生理手术的增长,我国电生理市场规模随之攀升,到2023年达到120亿元。
我国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庞大越有2500万人,心律失常和年龄相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心率市场患者将持续攀升,预计未来我国心律失常患者数量将达到4000万人以上。
在市场竞争方面,电生理器械市场主要被强生、美敦力、雅培、心诺普、惠泰等企业占据,其中强生占据主要市场,占比为57%,其次是雅培占比为20%,美敦力排在第三,占比为9%。国产企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惠泰医疗,但市场占比仅有4%。
导管消融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涉及的产品有三维标测系统、标测导管、消融导管等产品。当前市场中常见的三维标测系统分别来自强生、雅培和美敦力,国内上市的本土企业有微创医疗和锦江电子。国内生产的三维标测系统已经可以用于简单的疾病,产品也相对成熟,可以用于电生理手术。国内的标测导管已经有较多产品,主要生产企业有乐普医疗、微创医疗、锦江电子、惠泰医疗,其中微创医疗有五款产品。
射频消融导管方面国内生产企业众多,代表性企业有锦江电子、微创医疗、惠泰医疗、心诺普等均有产品生产。国内射频消融导管在温度和功率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在压力方面存在差距。
在政策、医保控费等大背景下,我国医疗机械不断创新,电生理器械产品逐渐实现国产化。但由于电生理领域的产品仍在不断创新中,因此未来国产企业有望扩大占比。目前电生理机械企业有微创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等。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电生理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我国心律失常患者数量众多,电生理行业发展前景好。电生理器械众多,目前大半实现国产化。我国电生理器械产品性能大多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总体来看和高端产品存在差距,本土企业在全球市场不具备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