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DCB),是涂有抗增殖药物的血管成形术球囊,是一种血管介入器械,在球囊膨胀时释放至血管壁,可阻止细胞分裂,有效限制血管再狭窄或阻止其再生长,可广泛应用在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
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在我国死亡病例中,因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高达40%。传统血管疾病治疗方法是以药物、手术为主,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痊愈快等优点。相较于其他血管介入器械,DCB在降低血管再狭窄及弹性回缩方面优势明显,不易引发后遗症,可植入复杂动脉、细小血管中,疗效好、安全性高,并且具有成本优势,在临床上普及率快速提升。
DCB适应症包括血管源性狭窄、颅内及椎管狭窄、AVF狭窄、LEAD、CAD等。在我国市场中,DCB主要应用在CAD(冠状动脉疾病)、LEAD(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中。2020年,我国CAD领域DCB需求占比超过88%,LEAD领域DCB需求占比超过11%,还有不足1%需求应用在AVF狭窄(动静脉内瘘狭窄)治疗领域。
2009年,DCB首次在欧洲市场推出,我国DCB行业发展晚于欧洲市场。2015年,DCB在我国首次获批用于CAD治疗领域。2016年,我国开发的首款外周DCB获批进入市场,开发企业是先瑞达,2020年,先瑞达开发的下肢DCB获得NMPA批准。除先瑞达外,我国有获批上市或正处于研发、临床阶段DCB产品的企业还有垠艺生物、远大医药、心脉医疗、乐普医疗、巴泰医疗、心至医疗、吉威医疗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介入治疗的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使得其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渗透率不断提高。DCB是一种血管介入器械,与其他类似产品相比,不易引发后遗症的优点突出,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上拥有广阔市场空间。我国进入DCB行业布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现阶段,已拥有自主生产的DCB产品,性能与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DCB性价比更高,在国内市场中的占有率正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