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人的卵子、精子、受精卵或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的目的。辅助生殖药物处于辅助生殖产业链上游,其主要包括降调节药物、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药物和黄体支持药物四大类,细分产品有曲普瑞林、促卵泡激素、绒促性素、地屈孕酮、黄体酮等。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内不孕不育患者数量众多,同时伴随居民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作息不规律,不孕不育患者人数不断增长,截止到目前,国内不孕不育患者数量已达到5.5千万人左右。近几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处于下滑状态,为改善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我国于2021年6月开放三胎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三胎配套政策。三胎政策的落地,为辅助生殖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在此背景下,辅助生殖药物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药物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伴随辅助生殖市场的快速发展,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到目前,国内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左右。辅助生殖药物主要应用在试管婴儿过程中,在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技术不断突破的助力下,试管婴儿市场渗透率有所提升,为辅助生殖药物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市场竞争来看,受技术、品牌等因素限制,目前我国辅助生殖药物市场仍由默克雪兰诺、默沙东、荷兰欧加农、辉凌等国外企业占据主要地位,以降调节药物为例,国外企业市场占比达到八成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实力增强,我国本土企业逐渐崛起,例如丽珠医药集团、长春金赛药业、浙江仙琚制药、人健药业、康和药业等。辅助生殖药物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未来随着本土企业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辅助生殖药物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辅助生殖药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一方面是国内不孕不育患者数量较多,辅助生殖药物市场需求量庞大,另一方面是三胎政策全面开放,辅助生殖行业发展迎来新契机。目前我国辅助生殖药物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辅助生殖药物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随着国内企业崛起,国产辅助生殖药物市场占比将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