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骨修复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国产替代已成行业发展趋势

2021-08-23 17:50      责任编辑:王昭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骨修复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国产替代已成行业发展趋势

  骨修复材料通常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修复骨骼缺损的器件和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骨修复材料属于Ⅲ类医疗器材,是骨修复手术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交通事故增多,创伤骨折、脊柱退行性疾病、骨结核等骨科疾病造成骨缺损患者数量增加,带动骨修复材料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总体来看,随着相关技术不断突破,骨修复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表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复合的特点。除自体骨外,根据材料性质不同,骨修复材料可分为天然骨修复材料和人工骨修复材料两大类,其中天然骨修复材料包括同种异体骨、异种骨、脱钙骨基质等;人工骨修复材料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等。人工骨修复材料来源广泛,在免疫排异、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材料的相容性、仿生性、骨传导性等已接近天然骨,人工骨修复材料正逐渐成为临床骨修复手术中的主要选择之一。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骨修复材料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得益于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骨修复材料市场发展速度较快,其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我国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2%。随着骨修复材料的发展,我国自体骨在临床的应用比例逐渐下降,但目前应用水平仍高于欧美水平,未来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骨修复材料属于Ⅲ类医疗器材,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资金、人才以及政策壁垒,行业准进入门槛较高,因此全球骨修复材料相关企业数量较少,主要包括捷迈、美敦力、史赛克、强生等企业。进口替代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扶持力度加大、相关技术水平提升,国产骨修复材料市场占比有所提升,现阶段,国内从事研究和生产骨修复材料的企业有大博医疗、山东威高骨科、江苏艾迪尔、北京春立正达等。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发展到目前,骨修复材料种类越发丰富,其中人工骨修复材料凭借来源广、性能优越等优势在临床的应用占比提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骨修复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目前骨修复材料市场仍有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国家扶持力度加大、企业研发能力增强的背景下,骨修复材料国产替代已成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