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角膜指用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用以替代病变后阻碍眼球光学通路的浑浊角膜,使患者获得一定视力。人工角膜使角膜移植摆脱了供体缺乏和移植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角膜盲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从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非自愿死囚器官,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的唯一渠道。因此,自愿捐献的眼角膜是目前角膜活体移植供体的主要来源。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各地眼库的角膜来源奇缺,不少角膜盲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而“人工角膜”产品的上市则能极大地解决角膜供体不足的问题,使成千上万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人工角膜行业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近年来,国内企业,如深圳艾尼尔角膜工厂有限公司、广州优德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创新,通过了人工角膜的注册上市,并通过慈善捐赠、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医生的培训教育工作等方式扩大企业和人工角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其他企业上市时间较晚,如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2019年通过注册。整体来看,目前,我国人工角膜行业企业数量少,市场集中度较高。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角膜病是我国第二位致盲眼病,我国因角膜病致残致盲者(包括单眼患者)超过400万人,其中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通过角膜移植脱残脱盲,但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影响,我国角膜捐献者甚少,而角膜屈光手术、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又缩小了角膜供体的选择范围,导致角膜材料短缺,广大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我国每年能够完成的角膜移植手术不到10000例,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数万例相差甚远,角膜类移植产品市场前景较大。未来,随着国内人工角膜企业加大销售推广力度,人工角膜市场潜力将得到释放,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