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我国屈光手术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市场规模逐渐增长

2023-07-08 09:52      责任编辑:王婷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屈光手术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 市场规模逐渐增长

  屈光不正是眼科疾病的细分品类之一,是指眼睛在失去调节功能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主要表现为近视、远视、弱视、斜视、散光等。而屈光手术是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激光、晶体植入等方式改变眼睛屈光状态,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屈光手术的主流手术主要是指角膜手术、晶体植入手术两类。其中,角膜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使得角膜变薄,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准分子激光手术、半飞秒手术、全飞秒手术等,这种手术可矫正视力度数范围大,精度高且手术恢复时间短,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已经成为行业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晶体植入手术则是通过植入人工晶体调节视力,主要是指ICL晶体植入手术、PRL晶体植入手术,这种手术不会破坏原有人体角膜,并且晶体磨损后可取出更换,但价格相对较贵,市场普及率较低。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率逐渐提高,眼部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目前,我国近视人数逐渐增多,并且呈现出低龄化、年轻化趋势。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不断增长,近视率不断攀升。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人口与近视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屈光不正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眼科疾病,而屈光手术作为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屈光手术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逐渐提升,眼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眼部健康的在意程度逐渐提高,就诊意愿逐渐发生转变。再加上屈光手术技术不断升级优化,手术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市场需求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屈光手术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屈光手术市场规模为354.6亿元,同比增长34.3%,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屈光手术应用场景多为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机构等。其中公立医院眼科为最主要的应用场所。随着我国医疗体系逐渐完善,民营眼科机构数量不断增长,医疗质量逐渐提升,逐渐成为眼科医疗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民营眼科机构在整体屈光手术治疗市场的占比由2016年的17.4%逐渐提升至2022年的22.7%。
关键字: 屈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