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又称为降压药,是指一种能控制血压、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抗高血压药主要是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从而发挥降压效应。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式主要有两类,分别为药物治疗和仪器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疾病治疗方式。
随着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抗高血压药更新迭代速度逐渐加快,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单体抗高血压药主要为利尿降压剂、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种药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单药,按照比例制作成以一片药物,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服用次数和数量,以此来获得最佳的效果。
从我国抗高血压药的细分结构来看,钙拮抗剂(CCB)已经成为行业内最大的细分品类,在市场中的占比达到了35.4%;其次为单片复方制剂,市场占比达到20.3%;排名第三的是β受体阻滞剂,市场占比为16.2%;利尿降压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市场占比较小,分别为11.8%、10.7%、5.6%。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抗高血压药物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患高血压疾病的几率较大,对抗高血压药需求逐渐增长。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居民饮食不规律、不健康等,导致了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约有2.45亿成人患有高血压,正常高值人数高达4.35亿。而抗高血压药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方式之一,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风险。在此而背景下,我国抗高血压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抗高血压药市场规模为1107.3亿元,同比增长了8.2%。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由于不同品类抗高血压药的功效侧重点不同,治疗效果也不相同,这就使得市面上的抗高血压药种类逐渐丰富。目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抗高血压药品牌主要有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氧地平、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氨氧地平&缬沙坦、氯沙坦钾等。现阶段,国内自主研发的抗高血压药较少,大部分药物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抗高血压药物行业自主研发的潮流逐渐兴起,未来将生产效果更好的抗高血压药物,逐步实现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