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投资 > 国内 > 政策 >

解析战略新兴板取消设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2)

2016-03-16 18:22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解析战略新兴板取消设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创业板和新三板承担高新产业的上市任务
 
  然而,“资本寒冬”并没有阻挡投资人的脚步,因为现在传统领域没有什么很好的投资方向,就算投资房地产,也只是帮有钱人出货,真正的大资本早就从房地产撤出了。新兴科技产业依然是大的投资方向,新三板和创业板未必不是一个替代性方案。
 
  尽管现在新三板还比较年轻,对投资人要求高,必须是定增或者做市才能实现市场流动性。但可以预见,未来新三板会更活跃,做市商供不应求,并购重组将更活跃,同时中介机构收费提高,再融资并购债因为“短平快”,将成为投行收入重要来源。
 
  所以,就目前而言,中国资本市场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战略新兴板搁置并不影响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对A股是利好,还是保主板
   
  在肖钢任期内,整个A股都在高速创新,试图与发达市场接轨:从期指、融资融券、期权的推出,到国际板、注册制、战略新兴板。在肖钢看来,T+0、杠杆交易、注册制,发达市场有的东西,我们都该有。
 
  如今监管层对市场采取更加务实求稳的态度,对既得利益者是有好处的。毕竟重新做战略新兴板,本身就是复杂的工程,需要长期考量、资源投入。如果战略新兴板做得好,以后主板还怎么提正?如果主板全都是些没有希望的传统行业,那么主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战略新兴板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做空主板和创业板。证监会不会允许单独开小灶的事情,短期内还是保主板。同时,把中概股私有化回国上市,对于外汇消耗量,也是极大的,一个奇虎就要消耗1000亿,那么,更多的中概股如果都回来上市,那么外汇的消耗可想而知。
 
  私有化的中概股怎么办?壳的价值又来了
 
  对于那些已经从海外私有化回来的企业,面对当前的情形,战略新兴板没有了,但终究还是要上市融资的,所以,即便不盈利,也可以把业务归置归置,买壳上主板。当大家都去买壳了,壳的价格会继续飙升,对已经在主板里的既得利益者、控制壳的券商,这是更有利的局面。
 
  投资分析师表示,事实上,战略性新兴板虽然在具体规则上与深圳市场的创业板有些不同,但其本质上与创业板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此没必要进行重复建设。另外,从减少供给的角度,这对创业板构成一定的利好,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而且,放弃战略新兴板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要,明确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路径,而政策最大的利好则会体现在推动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上。因为如果要成立战略新兴板,就把目前的新三板市场摆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上,如果要促进新三板的发展,应该在新三板市场上建立一个活跃的交易层次,这才是多层次市场的建设的关键,而不是在上交所建立一个跟创业板没有本质区别的战略新兴板。

  更多国家战略政策请关注新思界投资!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