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6月起,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油价的下跌的背后有多重因素的影响,页岩气作为新能源的代表不断冲击传统能源。
由于美国率先实现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在全球掀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这个革命不仅带来了天然气产品的飙升,同时也在不断威胁着传统能源——煤炭和石油在石化产业的垄断地位。页岩气作为资源性产品,它的储量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按照美国能源情报署评估的结果显示,中国,美国,阿根廷,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可采资源量排名靠前,占据总资源80%以上。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率先开始研究页岩气,1980年以后开始快速发展。
据外电报道,在美国负责政府关系的中石化华盛顿分支主管Jack Yu接受专访表示,为了增加公司页岩气的储量,以及成为项目的股东,正寻求收购10%至15%的液化天然气(LNG)的项目少量股权。中石化是中国首个能商业化生产页岩气的企业,由于中国已将2020年天然气的产量目标减半,故Jack Yu预期,中国油气产量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大幅增加。因此公司有意在美国出口市场分一杯羹。中石化不只希望成为一个页岩气资产的买家,还希望投资这些项目成为股东,预计项目的股权介乎10%至15%。
这并非国内公司对美国页岩气资源的首次收购。
2010年中国海洋石油出资5.7亿美元购买了美国第二大天然气公司切萨皮克公司位于奈厄布拉勒的页岩资产股份,2011年又出资10.8亿美元购买了切萨皮克公司位于伊格尔福特的页岩气资产的股份,两次并购共出资16.5亿美元,通过并购中海油成功进军北美。
中石化在2012年出资22亿美元购买了戴文公司位于奈厄布拉勒和尤蒂卡两地的页岩资产股份,开始涉足美国页岩气产业。2013年初,中石化以10亿美元购买了切萨皮克公司位于俄克拉荷马州密西西比灰岩油气田的50%权益,在美页岩气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石化于2011年出资20亿美元并购了加拿大日光能源公司全部资产,包括其页岩气资产。
2012年中石油以22亿美元购买了壳牌公司加拿大页岩气资产部分股份。中国化工集团于2013年6月以17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先锋自然资源公司在二叠盆地Wolfcamp页岩资产40%的权益。
2013年12月,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与美国能源公司合作开发页岩气的议案》,批准向海外公司增资9000万美元,以此为注册资本设立神华美国能源公司,作为与Energy Corporation of America合作开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格林县的25口页岩气井位的投资主体。
2012年10月,海默科技公司全资子公司海默美国股份有限公司下设的全资子公司海默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与Carrizo油气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Carrizo(Niobrara)LLC签署了一项购买与参与协议。根据协议,海默油气以2750万美元的价格受让Carrizo公司拥有的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盆地的奈厄布拉勒页岩油气开发项目权益的14.2857%,并且获得作业权。海默科技公司是第一家进入美国页岩气产业中的中国民企。
中国不会放弃对北美页岩气资产的渴求。一方面,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页岩气的开采将成为“不得不做的事”;另一方面,相较于可燃冰等,页岩气已被认为能大规模开采、且能运用到商业领域的一种资源。
页岩气革命爆发后,全球兴起“页岩气热”,英国、波兰、中国、乌克兰等国家纷纷制定发展规划并投入产业化实践。中资企业选择进军北美页岩气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经济社会发达、法制健全、资源也很丰富、投资环境稳定。对以国际化经营为目标的中资企业而言,到美国去投资油气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中资企业进军美国油气行业的征程充满了曲折。
目前,北美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格局将逐渐趋向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足鼎立”格局。这一格局对于中资企业而言是有利的。中资企业在北美页岩气领域的选择空间加大,成长的发展的空间也有所增加。面对投资机会的增加,中国企业要保持冷静。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投资北美页岩气产业之前要做好投资环境分析研究。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有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