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规划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陷发展瓶颈 智慧园区成转型升级典范

2016-01-16 18:09      责任编辑:霍媛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产业园区陷发展瓶颈  智慧园区成转型升级典范

      我国自上世纪80年试行推广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多年来获得快速发展,不少沿海地区通过新建产业园区的形式,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于是各地纷纷加速推广,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掩盖了其中近乎不合理扩张所带来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需求环境不景气的情况,我们赖以生存的制造业也步入困境,因此原先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因素已然发生变化,传统产业园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上午发展瓶颈。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显示,从数量上看,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国家级产业园区477家,省级产业园区1167家,市级产业园区数不胜数,平均每个城市拥有4.8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就目前我国产业园区的现状来看,我国产业园区存在比较严重的供给过剩情况,空置率居高不下。
 
  在这种产业环境下,产业园区已经不是经济快速发展依靠的基石,反而成为了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可否认,当前,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承载聚集式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并以此来应对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面临的各项问题。既然,产业园区背负着如此艰巨的使命,那么一场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革是势在必行。
 
  而智慧园区正是国内各类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智慧化不仅提升园区吸引力,而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顺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这是传统产业园区所不具有的。从全国范围来看,智慧园区投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由园区管委会推动的“智慧园区”建设
 
  由园区管委会推动的“智慧园区”建设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智慧园区建设的规划涉园区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且进行了完整的“智慧园区”建设的规划,并且有明确的“园区城市”建设的项目和项目推进时间表;第二,主要资金来自于政府投资,往往不考虑资金回收周期与投资收益,完全是出于对公共服务与形成品牌效应的目的进行建设。
 
  由运营商推动的“智慧园区”建设
 
  运营商推动下的"智慧园区"建设的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运营商为主导来推动园区管委会进行当地“智慧园区”的建设。运营商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商业模式的最好的好处就是,能很好的建设“智慧城市”的智能管道和智能平台,其缺点就是由于受限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在某些运营商业务无法覆盖的领域无法形成真正的智能化的建设,且不能做到真正的集约建设,存在大量资源浪费或某家运营商垄断园区驻地网,造成新应用与新技术推广难以实现或新技术或新应用推广成本大幅度增加情况发生。
 
  由各种厂商推动的"智慧园区"的建设
 
  厂商推动下智慧园区建设的商业模式,具有整个园区的智能化规划设计中通常所设计的领域都比较少,定义也比较狭小的,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在智慧城市的目标拆分与落地时,被落实为智慧医疗、智慧生产、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等比较大概念的行业应用。
 
  在园区管委会支持下组建专业第三方公司推动的“智慧园区”
 
  在园区管委会支持下组建专业第三方公司推动的"智慧园区"建设的商业模式,具有具有自主权,受到制约的因素较少,投资建设都较灵活,能够针对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响应和调整。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还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但是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如松岛新城、上海临港、上海张江等。整个松岛"智慧新城"的商业模式是以一家运营公司运营为主,一家服务公司服务为主,相辅相存,共同合作的方式对整个新城进行高效的建设。
 
  四种投资建设模式各有千秋,第一种因为由政府自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可能更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但是政府制定一个规划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资金的制约、产业结构的制约、人才的制约等各种制约条件。而第四种投资建设模式,企业自主经营,受政府的多方面因素制约少,只要做好统一规划、做好统一管理,同时又具备园区政府政策支持背景,刚好弥补了第一种模式的政府制约缺陷。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表示,传统的产业园区是在当时的中国经济大环境下打造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变以及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产业园区显然已经跟不上这个社会发展的节奏,改革升级是唯一的出路。而智慧园区将是未来园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因为现在城市发展的目标是智慧城市的建设,而产业园区的意义在于经济,而经济的落脚点主要在于城市。
 
  更多总体规划请关注新思界综研!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