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圈虚报融资金额、夸大项目估值现象盛行。事实上,每一项事物在繁荣的背后,都伴随着些许泡沫,但是当这演变成为一种风气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考虑:为什么创投圈会频频夸大融资金额呢?
诸多创业者承认,“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人民币变美元,融资金额乘以3倍5倍太平常,甚至乘以10倍的都大有人在,而把根据业绩情况分阶段到位的投资变成一次性融资更是普遍做法。”
有人说,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制造噱头是不可或缺的。创业公司夸大融资额度,已经成为圈子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此前,窝窝团在即将上市之时,被曝出在2011年、2014年的几笔融资被放大了4倍。近期,饿了么又陷入融资谎言的漩涡,虽然公司对夸大融资额予以否认,但其背后掩藏的行业“吹牛”惯性却又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创投圈夸大融资金额的风气越演越烈呢?事实上,许多创业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盈利能力较低,对于融资的需求较大。然而传统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不能满足创业公司的融资需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快速获得投资人的注意,许多企业选择夸大融资额。
从根本上来看,我国融资额造假的成本太低。在一个公司不上市,不披露财报的情况下,谎报的投资额很难被发现,夸大的成本几乎为零。在法律方面,我国也并没有单独的监管法规,也没有先例,夸大、造假行为要付出的代价极小。
由于美国的监管相对较严,美国虚报融资的情况较少出现。中国可以效仿发达国家,加强创业公司公开融资金额信息披露的管理。
新思界
行业研究员表示,从长远来看,被夸大的融资额总会有被拆穿的一天。一个可以长期生存的创业公司必须要是实力过硬并且踏实肯干的创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