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困难群体人数较多,东北三省养老金缺口巨大,企业养老负担沉重。对此,
行业研究人员表示,可以在提高职工基础养老保险统筹水平、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和扩大参保面的基础上,建立养老公积金制度。
东北陷入养老金困局
据统计,东北地区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参保职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数之比)为1.5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8。其中辽宁省为1.79,吉林省为1.53,黑龙江省为全国最低,仅为1.33,并且三省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都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5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可支付月数分别为8.9、7.5和1.0个月,三省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平均可支付月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7个月。从收支情况看,东北地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都已经收不抵支。2015年,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499亿元,支出为1604亿元,吉林省收入为569亿元,支出为610亿元,黑龙江省收入为925亿元,支出为1108亿元。
为弥补养老金缺口,东北三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缴费比例一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2016年,全国养老保险费率普遍下降后,东北三省的企业缴费比率为20%,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19%高出一个百分点。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率高,负担重,影响了东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建立养老公积金制度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无法解决东北地区养老金缺口问题,在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要改革现行基础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其中,将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合并,建立养老公积金制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案。
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在全国并没有得到广泛推行。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企业年金总额超过9500亿元,但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往往是效益较好的国企或者外资企业,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员工没有享受到企业年金。
专家建议,下一步应在提高职工基础养老保险统筹水平、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和扩大参保面的基础上,积极扩大企业年金制度,将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8%的个人账户一分为二,4%并入基础养老金,4%并入企业年金并做成实账。在职工购买首套住房后,可将住房公积金转为企业年金,计入职工个人账户,形成养老公积金制度。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9年中国养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产销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