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一月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中,都能看到相近的关键词:“尊重规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化解房地产库存”等。这也再一次把多年累积的“人的城镇化问题、房地产失衡问题、商品房高库存问题”引入社会热点,以至于人们热烈的讨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来消化库存是否可行。
中国的农民工是伟大的,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托起了我国的工业化;他们靠自己的农地转移,托起了我们的城镇化;但是,面对当下房地产市场的高库存,农民工可以依靠么。
中国的房地产的发展具有先天的缺陷,它不仅有消费问题、还有生产问题;它不仅有市场问题,更有土地财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已然是政治问题。但是多年来,对房地产问题的解决,一直采用简单、粗放、速效的调控政策,结果是地价越调越高、房价越调越高、库存越调越大,问题不断递延、放大,以至于高库存已有引发系统风险的可能。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来促进消化库存,目前来看只能是一种潜力,短期内还难以奏效,因为农民工在就业地城镇化后,无论是收入的积累、保障体系的建立、尤其是信用体系的建立,以当前农民工的收入房价比来看,短期内难以完成。因此有必要探寻近远期协同去库存的方法,更有必要改变过去“头痛医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在我国户均住房套数接近1.1的情况下,改善性需求将成为房产市场的主要购买力量,并在解决去库存上发挥主要作用;而低端托底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应由政府承担托底的责任,但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多方合作机制,来加大公租房的建设。
认识到中产阶层改善性需求的现实性与农民工进城购房的长效性差异,不等于否定农民工进城对消化库存的作用,去库存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做长期准备。
总之,需要制定长远住房政策、配合差异性的细分政策、以市场和税收的手段调控,促进住房资源的流动。扶持近期城市中产阶层改善需求,培育中长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安置需求,才能有效化解房地产的高库存状况。
财经新闻请关注新思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