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支撑;二是房地产的持续复苏;三是政府引领推动基建投资热点重燃。考虑到刺激政策、地产和基建的未来趋势,中国经济的增长是L型还是U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房地产的去库存和复苏是否顺畅。
目前我国的宏观刺激主要是货币供应明显扩张。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额同比额外多增近2万亿元,信贷同比额外多增逾1万亿元,相信全年货币、财政政策仍将维持宽松,但宽松的边际力度可能略微收缩。
基建投资热潮的回归,在于地方存量债务置换之后地方可用财力显著改善,基建热情有可能延续,但基建投资增速已经很高,很难更高。
一季度其他一些经济变量的改善要么难以预测,要么和房地产复苏密切相关,例如外贸外资全年局势叵测,而工业企业盈利改善,尤其是钢材、水泥、家电、家居等行业的整体改善,既得益于物价回升,更受益于地产行业改善。
因此,房地产大致上决定了经济走势是L型还是U型。今明两年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回稳,很大程度上受到房地产复苏进程的制约。
截至2015年底,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约为100万亿元和54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为46万亿元。中国房地产所涉及的金融资产规模量大面广。
目前房产是中国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方式。中国人家庭财富中2/3为房产。而且,据测算,目前涉及的房地产融资额大约为33万亿元。因此房地产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中国居民家庭财产及金融系统当下和未来的状况。
房地产去库存是否顺利,成为经济转型能否获得喘息和突破的关键。和去产能相比,房地产去库存更可行可信。
行业研究人员指出, 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显著的区别在于,几乎所有的产能过剩行业都在过去8年反复受到各种政策扶持和激励,利益纠结盘根错节。而房地产行业则相反,它反复受到政策制约。这使得房地产本身具有了相对较强的抵御能力。
中国存在房地产中短期供求问题,但并不存在过度衍生、复杂和蔓延的地产金融有毒资产问题。目前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约30%,从首付比率、按揭率、按揭不良率等多种指标观察,中国住房按揭贷款的安全边际仍相当大。
同时,地产开发贷款的收益率和不良率,也明显好于对工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如果中国能成功地化解楼市库存,那么地产金融就不至于成为棘手的问题。如果中国经济和居民收入没有显著恶化的话,中国楼市维持微增的去化速率,并在未来几年形成去库存的市场力量仍然很有可能。
中国城市化率仍只有55%,人口迁徙仍将延续,同时中国5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口占比不足20%。这和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城市化率高达80%相比,差距还很大。城市移民和农民城市化,其潜力仍将持续释放至少8~10年。
城市化率的提高会带来地产更新改造需求,以3亿~3.5亿户城市家庭计,即便以年更新率2.5%估算,这块可达每年约800万套住宅需求。中国大中城市中,建成年代早于1998年的市中心老旧房屋往往是政府或国企的房改房,至少有约50亿平方米,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老旧房屋拆改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
总之,虽然中国房地产无论从面积还是从金额看,都很可能已有很大的泡沫,但和处境堪忧的实体经济相比,房地产仍具备软着陆的幸运条件。房地产能否顺利去库存和复苏,大致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两年的走势是L型还是U型。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8年中国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策略深度分析与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