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农业 > 聚焦 >

我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利好养殖巡检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长

2025-01-21 16:33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利好养殖巡检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长

  养殖巡检机器人,应用在养殖场中完成日常巡检工作,可以自主移动,能够对养殖环境、动物健康、设备运行等各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数据提供给管理人员,协助调整养殖方案。
 
  养殖场需要定时巡逻,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已成趋势,规模化养殖具有养殖场占地面积大、动物养殖数量多的特点,依靠传统人工巡逻方式无法完成既定巡逻频次,对每个动物进行个体监测。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养殖巡检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养殖巡检机器人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集于一体,可以自主巡逻,实时监测动物的体温、进食、运动、休息等情况,识别动物异常行为,对周围环境包括气温、湿度、二氧化碳与氨气浓度等在内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同时检测养殖设备运行情况,代替人工执行巡检工作,出现异常时发出警报。
 
  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以猪肉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量7.03亿头。据农业农村部预测,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超70%。以生猪养殖为例,养殖巡检机器人可以在规模化猪舍中自主巡检,自动调节空气质量、环境温度与湿度,利用传感器、摄像头对每头猪进行识别、信息捕捉,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猪的健康状况,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调整饲料结构、给药需求。
 
  我国人口数量大,水产品消耗多,为满足市场需求,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海洋渔业养殖方面来看,深海网箱养殖蓬勃发展,依靠人力对网箱进行检查,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逐渐无法满足需求,养殖巡检机器人得到应用。水产养殖用巡检机器人采用水下机器人,可以对网箱内鱼类的生长状态、水质参数,以及网箱周围环境等进行检测,能够避免错检、漏检等问题。
 
  养殖巡检机器人能够适应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发展需求,推动养殖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性、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力成本,最终实现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19年,京东数字科技公司研发出可以24小时巡逻猪舍的机器人,该智能养殖巡检机器人可以检测猪舍气体、温度、湿度,并进行信息反馈。2020年以来,我国养殖巡检机器人相关专利数量还在不断增多,主要有“一种养猪场用巡检机器人”、“一种家禽养殖用自动巡检机器人”、“一种水产养殖的水下巡检机器人”、“一种养殖场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