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药物又称为同位素药物,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同位素制剂或者其标记药物。放射性药物具有引入量少、自辐射分解等特点,在癌症诊疗、心肌显像、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放射性药物较多,已达到百余种,其中国内上市药物超过30种。
放射性药物是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两大类,其中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包括氮、氙、铊、铬、铟及其标记性化合物等,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包括镥、锝、锶、铼、钇、碘等。由于患者对核治疗接受度不高,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市场拓展缓慢,因此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占比在75%左右。
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两家企业占据市场近六成份额。放射性药物市场发展潜力大,国内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这一市场,如远大药业、智核生物、纽瑞特等,未来放射性药物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我国放射性药物研发速度缓慢,目前在自主研发水平、高新设备应用、载体研究等方面与国外市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放射性药物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放射性药物于2017年纳入医保范围,得益于技术进步、政策扶持,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5.0亿元。我国放射性药物行业起步晚,目前行业发展仍存在医用同位素生产供给能力有限、企业研发水平低、管理模式/技术标准尚不完善等问题。
放射性药物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资金、研发壁垒,因此目前全球从事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较少,主要包括拜耳医药、诺华医药、GE医疗、比利时IBA、日本NMP等。从地区分布来看,放射性药物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其中美国市场占比接近四成,欧洲占比约为四分之一。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性药物在疾病诊断、肿瘤治疗、心肌显像等领域应用广泛,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放射性药物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与国外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政策持续利好、技术升级、布局企业增加,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