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体,是一种天然缺失轻链、只有重链的抗体,通过重链可变区(VHH)来结合抗原,由于大小仅有常规抗体的10%,是已知最小的抗体,因此称为纳米抗体。
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在骆驼血液中发现纳米抗体,目前在羊驼、单峰驼、鲨鱼、鳐鱼等动物体内均有发现纳米抗体。现阶段,对驼科动物进行免疫,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筛选,是纳米抗体的主流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纳米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组织穿透性高、细胞渗透性高、亲和力好、特异性好、稳定性好、靶向能力强、结合能力强、易于大批量制备、易于改造修饰、不良反应小、环境耐受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新兴抗体,应用逐步拓展至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研发、疾病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市场发展潜力大。
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可以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在肿瘤诊断方面,单克隆抗体探针凭借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检测肿瘤相关抗原,实现肿瘤早期诊断。但在肿瘤治疗方面,由于渗透效果有限,单克隆抗体应用受到影响。纳米抗体可以更好地穿透肿瘤细胞、识别肿瘤靶点,相较于单克隆抗体,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均有明显应用优势。
具体来看,纳米抗体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与肿瘤细胞相结合,通过探测放射性同位素对肿瘤细胞进行定位,可获得图像从而实现肿瘤诊断。纳米抗体本身可以制造药物,基于自身高靶向性优点来治疗肿瘤,此外也可以开发抗体偶联药物,精准控制药物浓度,以降低肿瘤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2018年,全球首款纳米抗体药物Caplacizumab(Cablivi)上市,由比利时Ablynx(被赛诺菲Sanofi收购)研发,用于治疗成年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2022年,纳米抗体药物Ozoralizumab上市,同样由比利时Ablynx研发,为全球首款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我国来看,2021年,恩沃利单抗获批上市,为我国首款纳米抗体药物,由康宁杰瑞研发,适用于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除已上市产品外,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还有多款纳米抗体药物或诊断试剂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我国有康宁杰瑞的纳米抗体双抗管线KN046、洛启生物的LQ036、智核生物的SNA00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