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场消融(PFA)是一种通过非热能方式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短时间的脉冲电场作用于心肌组织,使细胞膜产生不可逆电穿孔,从而阻断异常电信号传导。与传统射频或冷冻消融相比,脉冲电场消融具有如下优势:能精准靶向心肌组织,对血管、神经等周边结构损伤极小;消融过程无需依赖热能传递,可避免“热沉效应”导致的治疗不彻底问题。
全球脉冲电场消融(PFA)市场呈现“头部企业引领、技术快速迭代”的竞争格局。波士顿科学的FARAPULSETM系统凭借率先获得CE认证(2020年)和FDA批准(2021年)的先发优势,在欧美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美敦力通过PulseSelect系统和AfferaTM Mapping and Ablation System的组合方案,构建了“标测-消融”一体化解决方案。强生的Varipulse系统以可变脉冲参数技术为特色,可根据组织特性动态调整电场强度,2022年获批CE后迅速切入欧洲市场。
中国脉冲电场消融(PFA)市场正经历“进口主导到国产突围”的转型期。2023年前,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九成以上市场份额;但随着国产产品陆续获批,国内行业格局加速重塑。锦江电子于2023年12月推出国内首款获批的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其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脉冲发生器,性能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产品。
2024年成为国产突破的关键节点:德诺电生理的“心脉通”系统通过创新的盐水灌注导管技术,解决了传统导管贴壁不良问题;惠泰医疗的脉冲电场消融(PFA)产品则与旗下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协同,构建“一站式治疗方案”;玄宇医疗的RhythPulse系统凭借更紧凑的设备设计,更适配基层医院需求。目前,国产厂商已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导致房颤患者年均新增120万人,现有患者中仅10%接受过消融治疗,脉冲电场消融(PFA)市场潜力有待释放;国家将脉冲电场消融(PFA)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产品获批周期缩短至12个月,加速技术落地;医保政策逐步向创新技术倾斜,部分省份已将脉冲电场消融(PFA)治疗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患者支付门槛降低。整体来看,中国脉冲电场消融(PFA)市场潜力较大,据新思界发布的《
2025-2030年脉冲电场消融(PFA)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仅脉冲电场消融(PFA)耗材市场规模就超过5亿元。
新思界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脉冲电场消融(PFA)将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AI算法的深度应用可实现脉冲参数的实时优化,根据组织阻抗变化自动调整治疗方案;柔性电子材料的引入将使导管更适配复杂解剖结构,很快或将可实现亚毫米级消融精度。另外,国产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与优质的本土化服务,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市场份额逐步攀升。随着集采政策落地,产品价格趋向亲民,这不仅让更多患者受益,也促进手术量大幅增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