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动力装置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特别是微创外科手术中对骨组织、软组织的切除、磨削、刨削、锯切、铣切、修整等,临床科室包括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等。
技术方面,我国手术动力装置行业高端技术长期以来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相较而言,外资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具备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整体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目前,国产品牌在多个关键环节仍存在差距,主要集中在原材料性能、零部件表面处理技术以及加工精度等方面。这些差异进一步影响到产品在温升控制、运行噪音、震动水平、一致性、耐用性以及精细化操作等关键指标上的表现,使国产设备在整体性能上仍与外资品牌存在一定差距。
市场方面,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中国手术动力装置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由于老年人全身机能衰退和免疫功能减弱,慢性病发病率增高,他们对医疗就诊的需求和许多常见疾病的患病概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特别是脊柱退行性病变、关节损伤、脑部血管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老龄人口数量和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为手术动力装置行业带来更为旺盛的需求,2024年,中国手术动力装置市场规模接近58亿元。
竞争方面,我国手术动力装置行业可大致分为两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外资品牌,凭借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先发优势,以及雄厚的技术积累和资金实力,长期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和较强的品牌认知度;第二梯队为国产品牌,代表企业包括天津希翼、贵州梓锐、上海修能、重庆西山等,国内企业在进口替代、制造业强国等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方面持续追赶,已基本实现外资品牌主要功能的替代,且凭借更强的本土化服务能力和更高的性价比,在中端及部分高端市场逐步扩大影响力。
新思界
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手术器械耗材“一次性化”趋势的加快,手术动力装置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我国手术动力装置行业持续较快发展。预计未来,我国手术动力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亿元,良好的市场前景或将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加速布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