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一种血管内成像方式,主要用于介入心脏病学。它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利用超声波扫描和反射,提供在体血管腔内影像。该技术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还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为术者进一步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波士顿科学及飞利浦作为全球血管内超声(IVUS)领先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及产品迭代引领行业发展,其中波士顿科学的血管内超声(IVUS)产品经过三代迭代,其第一代产品以机械旋转式探头技术为核心;第二代产品进入多模态时代,同时提供功能学+影像学;第三代产品进入AI时代,以AVVIGO+AI多模态引导系统为代表,于2024年在中国获批。飞利浦也在推动血管内超声在下肢动脉和静脉干预中的应用,并就其适当使用达成全球共识。
国内血管内超声(IVUS)市场仍由进口产品主导,波士顿科学、飞利浦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国产厂商正奋力追赶。2022年以来,国产厂商的血管内超声(IVUS)产品逐渐实现获批上市,包括北芯生命、博动医疗、开立医疗等。这些国产产品开始切入市场,打破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随着国产血管内超声(IVUS)产品陆续获批注册,其凭借性价比优势及更贴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特点,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需求日益增长。新思界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血管内超声(IVUS)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血管内超声(IVUS)市场规模近20亿元,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2024年血管内超声(IVUS)在PCI手术中的市场渗透率已超达15%,但不同省份之间的渗透率存在显著差异,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同时,国家对医疗设备的支持政策,如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使得血管内超声(IVUS)直接受益。
新思界
分析人士认为, 未来,血管内超声(IVUS)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技术上,血管内超声(IVUS)产品将持续向智能化、多模态方向发展,如基于AI的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分析和FFR快速计算技术,有望进一步拓展血管内超声(IVUS)的应用场景。市场方面,随着国产产品的不断成熟和推广,以及集采政策的推进,血管内超声(IVUS)产品价格有望下降,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惠及更多患者。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