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中国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驱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发展

2025-08-08 15:13      责任编辑:慕羲和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驱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发展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通过赋予人体免疫力,中和进入体内的破伤风毒素,阻止其对神经系统的侵害,从而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疾病。在临床应用中,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来源于动物血清的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它从免疫马匹的血清中提取,虽成本较低,但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易引发过敏反应,使用前需进行皮试,且保护期相对较短;二是源自人体血浆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制成,过敏风险低,安全性高,不过受限于血浆来源,产量有限,价格相对昂贵。

        全球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传统动物源抗毒素产品依旧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部分老牌药企凭借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在发展中国家及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对医疗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型单克隆抗体类产品逐渐受到青睐,研发此类产品的生物制药企业正加大投入,力求抢占高端市场。
 
        在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江西生物作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人用破伤风抗毒素(人用TAT)提供商,凭借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成本优势,在人用TAT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广泛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市场。
 
        随着科技进步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新的竞争力量不断涌现。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于2025年获批上市,作为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显著的临床价值,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打破了传统被动免疫制剂的格局。此外,智翔金泰、百克生物、科兴中维生物等企业也纷纷布局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研发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工伤、交通事故及意外创伤事件频发,仅2024年中国破伤风易发伤口病例就达数千万,报告的破伤风病例达上万例,对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临床需求不断攀升。另外,民众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破伤风疾病的认知加深,主动寻求预防接种的人数显著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据新思界发布的《2025年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专项调研及企业“十五五规划”建议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规模近30亿元,且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近年来,国产创新药物凭借技术优势与价格竞争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新思界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年,国产单克隆抗体类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占比将大幅提升,与传统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随着国内企业研发成果陆续落地,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促使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提高产品可及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