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但增速波动较大,并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区间,这与国际国内经济总体形势有很大的关系。
图表 1:2010-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思界整理
2010年在国际经济逐渐复苏、国内经济转型深化、货币供给回归常态、消费刺激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高速发展,2012年欧债危机的演化主导了全球经济,特别是欧洲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后,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仍然比2013年增长了2.4%,与欧洲、美国、日本的进出口增长率相比较,当前我国的外贸进出口的表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表现还是比较好的。
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
1、发达经济体边际贡献减弱,新兴经济体进入调整期。发达经济体复苏动力普遍增强,但多大程度转化为我国出口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以及其他新兴国家对我国产品的替代性导致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对我国出口的拉动作用减弱。
2、传统竞争优势削弱,全球产业链参与份额面临产业转移风险。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快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产业转移。
3、贸易摩擦升温加大下半年我国外贸增长难度。我国已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8年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
4、地缘政治风险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干扰。全球经济整体趋稳的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不断扩大,成为影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