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综研 > 规划 > 空间规划 >

国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减少城市开发对环境影响

2015-10-16 19:01      责任编辑:王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国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减少城市开发对环境影响

        10月1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全文。

        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为此,指导意见要求,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从2015年起,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推进海绵型建筑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达标建设;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

        有关证券公司此前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重要议题。海绵城市建设,与此前拉开序幕的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危房改造相辅相成,构成城镇化建设“升级版”,有望常态化,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我国共有332个地级行政区,保守假设每个地级市投资60亿元,则全国3-5年内投资总额至少2万亿。

        建设海绵城市,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约20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0%,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国家。我国城市缺水尤为严重,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源短缺和水污染威胁,其中严重缺水达108个。一方面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一逢暴雨,内涝成灾。近年来,大多数城市都出现过“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现象,“雨水留不住,用水靠外调”,值得我们深思。缺水与内涝并存,根本原因是忽视了水生态保护,城市硬化面积过大。一些城市甚至干了一些破坏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傻事、错事,如围湖造田、填河填塘、超采地下水等。当前提出海绵城市的新理念无疑是解决城市发展与水生态之间平衡问题的有益尝试。

        要实现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认为,根本在于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优先原则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