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财经 > 公司 >

BAT的焦虑与突围:生活服务篇(4)

2015-11-25 18:21      责任编辑:章旻    来源:http://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医疗篇
 


        下一个万亿市场?BAT的试探
 
        2015年11月19日,腾讯糖大夫智能血糖仪正式推出2.0版,2.0版糖大夫智能血糖仪将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的模式,携手著名社会化医疗平台丁香园以及众安保险,开展全球首款智能医疗保障计划,为患者提供如同家庭医生一般的实时在线医疗诊断和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以个性化血糖管理方案,并打破传统,提供康复激励保险,让患者体验到“互联网+医疗保险”所带来的一站式新型服务。
 
        有人说,移动互联医疗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虽然互联网医疗仍为时尚早,BAT却早已按耐不住。
 
        2014年9月,腾讯向丁香园投资7000万美元,同年10月,以1亿美元收购挂号网,此外还投了缤刻普锐2100万美元,邻家医生数百万人民币。尽管动作频繁,腾讯仍然认为腾讯只想做联接,而不是把控,而丁香园和挂号网拥有国内最活跃的病患用户和医生用户,利用通信和社交优势,建立病患与医生之间的连接,从流量入口切入医疗健康市场将是腾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挂号网已经接入全国23个省份超过900家重点医院,实名认证的用户超过3700万,有12万医生通过挂号网为患者提供预约,是当前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医疗平台。另外,微信也在互联网医疗上插上一脚,2014年微信推出了微医疗,全国近100家医院上线通过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多种尝试可以看出腾讯对互联网医疗的重视,但明显的是,腾讯对于互联网医疗只是提前布局,但腾讯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只做联接的腾讯在巨大的布局战争中轻身游走,四处试探,坚守着各大领域的流量入口。这一策略与其他两家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差异。
 
        百度在整个战争中,从来不轻易出手,也不想腾讯那般处处“留情”,而是耐心准备,只做重点投资,多以自身产品或技术为依托进行攻击。对于互联网医疗,百度于2014年7月与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推出“北京健康云”,实时监测用户健康数据;2015年1月与301医院共同探索移动医疗O2O模式。这些探索主要也体现了百度本身的迷茫,百度以搜索起家,在大数据技术方面占尽先机,然而对于如何有效转化大数据却颇为头痛,尽管2013年百度健康已悄然上线,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大的动静。不过从百度的出手可以大致推测,百度的发展方向以大数据为依托,以智能硬件为落点,力求建立起线上与线下的统一布局。
 
        不久前,百度与301医院共建网上医疗服务平台,正式介入线上医疗领域,其后又上线百度医生,在移动端加码。频繁的动作表示了百度对于互联网医疗的绝对重视,因为百度向来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抢占先机。
 
        阿里频繁出手  医疗生态雏形初现
 
        相比之百度和腾讯,阿里巴巴的投资似乎并没有方针可言,但仅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阿里巴巴比其他两家倾注了更多的希望。
 
        2014年1月,阿里巴巴以1.7亿美元收购中信21世纪,10个月后,正式更名为阿里健康,此时阿里推出“未来医院“的概念,意图颠覆现有的医药挂号、缴费等模式;同年,阿里巴巴陆续投资了寻医问药网、华康全景等医药网站;2014年12月,阿里健康推出“处方电子化”平台,正在北京、杭州、河北试运营。2015年1月,阿里健康联手中信银行,双方将共同建设推广线上线下药品电商平台,联手开拓医疗机构、医保等领域合作,实现药品信息大数据、医疗资源和客户资源的共享。在移动医疗方面,阿里也基于本身技术,打造“云医院”平台,意图实现挂号、预约、诊疗、购药、缴费等流程的闭环。目前,阿里健康已经与全国5万家以上的药店达成合作。
 
        但显然的是,阿里不满足与网上销售药物,而是开始从药到医延伸,通过HIS系统和云医院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互联网医疗的生态雏形初现,这也许是阿里未来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关键字: 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