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微流控芯片,又称三维微流控芯片,指通过三维立体结构设计实现复杂流体操控的微型器件。三维微流控芯片具备支持多功能、可实现多材料兼容、可实现精准控制等优势,在化学合成、科学研究、生物工程、能源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3D微流控芯片主要采用微加工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制得。微加工技术包括嵌入式牺牲元件法、微丝塑模法、飞秒激光法、堆叠法以及纸基法;3D打印技术包括喷墨3D打印技术、SLA技术以及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等。喷墨3D打印技术具备打印速度快、运行成本低等优势,为3D微流控芯片新兴制备技术。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我国3D微流控芯片市场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中国3D微流控芯片(三维微流控芯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3D微流控芯片在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主要包括化学合成、科学研究、生物工程、能源以及环境监测等。在化学合成领域,3D微流控芯片可用于控制微观尺度的化学反应;在生物工程领域,其能够模拟微环境,可用于细胞生物学以及组织工程中;在能源领域,其可用于优化光伏电池、燃料电池的稳定性以及工作效率;在环境检测领域,其可用于土壤检测以及水质检测过程中。
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我国3D微流控芯片研发热情持续高涨,已取得众多新进展。2024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陶春先副教授团队设计出一种具备可扩展性强、结构紧凑等优势的3D微流控芯片,其可用于同时测试多种药物浓度和组合,未来有望在药物研发领域获得应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国3D微流控芯片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我国3D微流控芯片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兴晟精密、傲睿科技、摩方精密以及保利微芯等。目前,我国3D微流控芯片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参与者较少。未来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3D微流控芯片行业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3D微流控芯片作为一种新型微流控芯片,综合性能优良,应用前景较好。未来伴随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我国3D微流控芯片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目前,我国3D微流控芯片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其市场参与者数量将进一步增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