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电子电气 > 数据 >

2014年中国消费电子电器市场增速回落至10%左右

2015-05-28 17:42      责任编辑:叶知秋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据中国家电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电子电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1万亿元,市场增速回落到10%左右。近日,珠三角地区的电视、空调、厨卫、电脑和手机等消费电子上下游生产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纷纷实施“机器换人”战略。
 
        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机械智能制造替代人工劳力,成为许多消费电子企业的战略选择,而以“机器换人”为特点的“智慧工厂”将成为继国家产业政策、人口等传统红利后消费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新红利。
 
        国际市场经济不景气,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今年外贸整体形势比较艰难。市场波动导致市场退出加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在消费电子电器行业正在形成。
 
        但“机器换人”战略却对各大企业带来一些困难。机器人本体有三大核心部件: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但中方未能掌握这三项核心技术,比如一台基本配置的机器人,市场价格为90万人民币,其中的40万要交给瑞典的机器人生产商ABB公司。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少数能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本地企业,也面临关键产业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瓶颈,这就导致机器人本体价格过高,给应用企业设下高门槛。
 
        对中小企业而言,建立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投资动辄几千万上亿元,即使可以看到市场机遇,由于产业制造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量巨大,也难以跟上形势。
 
        对大型企业来说,在进行“机器换人”战略时仍然面临复杂的选择:岗位是否一定要机器换人,价格相差几十倍的自动连线装置、机械手和机器人的比例如何调配,如何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如何用小的投入换来能效的最大提升等。
 
        针对资金短板,一些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进行引导与扶持,采用多种方式对机器人应用企业提供资金资助。
 
消费电子产业具有创新周期短、库存波动巨大、下游控制上游企业等特点,未经杠杆化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融资租赁等形式的金融服务为“机器换人”规模化开展提供了可能。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通过建成政府引领、企业唱戏、社会组织推广及金融机构推动的生态系统,可助力“机器换人”智能改造带动消费电子产业突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