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名企 >

新三板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喜人 市场前景良好

2019-10-29 17:07      责任编辑:相宇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新三板工业机器人企业业绩喜人 市场前景良好

  自2013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以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一直吸引着从产业界到学术界、金融界的密切关注。
 
  进入2017年,令人更加欣喜的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速度,比预期更好。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市场持续爆发的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似乎已经在“四大家族”垄断的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之外,找到另一条突围之路。
 
  近期,部分新三板挂牌工业机器人企业、上市公司亮出的上半年业绩令人欢喜。新三板工业机器人企业伯朗特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0万元,同比增长142%;净利润近800万元,同比增长300%。刚转板不久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拓斯达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则显示,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到5300万-6100万元,同比增长77%-104%。
 
  如果这只是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的一个“切片”,那么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则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未来进行了更全面、乐观的估计。
 
  IFR报告预测,尽管整个亚洲市场工业机器人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到2019年,全球机器人销量的40%将在中国。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传统机器人制造国日本。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统计,2017年一季度,该产业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8%,达到457亿日元(约合27.5亿人民币),并预计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值将创下历史新高,日本各机械厂商纷纷打算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产能。
 
  上述消息一出,关于中国机器人行业落后国际市场多少年,“高端行业低端化”等观点,再次受到热议。新思界产业研究分析师认为,虽然在减速机等传统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同行相比发达水平落后是现实,但也许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并没有那么落后。
 
  2016年5月,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我国“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出调整规划,并要求5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同时,该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
 
  国家层面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以及做好产业发展引导上,其中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是重要一环。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但正在加速追赶:2016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93%,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四成。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端工业机器人在本土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所以,不管是高端机器人销售增速、整体占比,还是政策支持,都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高端化加速明显。
 
  传统的机器人行业,比如六轴机器人、减速机等,国内企业和国际上的知名企业还有差距,这是现实。但是德国、美国的企业和国内企业进行交流的时候,更羡慕的是国内工业机器人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汽车等应用工业机器人较早、应用能力较强的领域,外资传统工业机器人企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形成了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电机这“四大家族”垄断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印象。
 
  不过,有时候传统的优势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束缚。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依托中国庞大、各异的市场需求,逐渐探索出一条另类的突围之路,即基于新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倒逼的技术创新,以不同于传统标准化工业机器人的形态,发掘、培育了更多细分市场,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分析师认为,机器人主要还是代替人来做事情的,有很多企业,比如电子行业,要求的机器人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臂,还要能够自动感知、决策、执行等,这种机器人的很多结构和传统机器人都不一样。
 
  例如新三板企业中源智人就是一家研发生产智能图像检测机器人的企业,这种检测机器人在使用机械臂的同时,还要求机器人用“眼睛”发现电子产品的瑕疵,来取代人工检测。这种应用场景,就和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重工等领域的工作场景完全不同。
 
  事实上3C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非常迫切,传统机器人厂家却没有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新进去的厂家则会想各种办法来拿订单。中国工业能力提升非常快,他们会去了解客户原来人工是怎么做的,然后给客户建议,方式怎么改变一下用机器人来做。
 
  因此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在应用技术、细分领域上走得非常快,具备很多令国外羡慕的优势,也正是如此,才能在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一大块市场份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