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装备制造加速“对标”国际,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标准是重点任务之一。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将引领“中国制造”升级。此次会议提及,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标准被认为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更是装备制造业成败的关键。会议认为,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一般来说,装备制造业的标准战略有三个步聚,一是突破或掌握核心技术;二是技术专利化,即用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三是专利标准化,即把核心技术提升为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
此次常务会议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并适应创新进展和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标准,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常务会议还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该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推进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兼容发展、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提升企业标准化和质量创新能力。
二是实施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
三是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紧贴《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及时更新标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标准化实现新突破。
四是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国际化,开展装备制造业标准对比分析、外文版翻译、标准互认。
五是从管理创新、法规政策、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标准化服务五方面加强保障。特别要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开展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培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经位列全球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同样面临知名品牌少,产品品质不高,甚至质量不达标的尴尬。在消费者追求品牌质量的当下,一边是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一边是产能过剩已是事实,以低价取胜的国货面临窘境。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此次装备制造业标准升级,有利于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创新,解决产品品质不高的问题,这也为中国企业发展其自身竞争力提供了关键支持。随着“对标”国际的进程加速,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产品将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