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CT在两个或更多的能量下获取物质衰减信息,通过不同组织的光子吸收差异,实现对不同组织的鉴别,提供比常规CT更多的影像信息。由于在临床实践中,能量CT主要通过在两种不同的能量水平上实现,因此其多称为双能量CT。能量CT优势在于多参数、多维度、定量成像等,代表着CT领域前沿发展方向。
能量CT概念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但受限于成像技术,能量CT临床研究进程缓慢,进入21世纪后,能量CT研究才逐渐取得良好进展,现阶段能量CT已实现商用。2022年,《能量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明确了能量CT在精准诊疗与检查效率方面的应用价值,未来能量CT临床应用将更加规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能量CT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发展到目前,能量CT在种类、扫描形式、扫描技术等方面实现不断丰富,行业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产企业,包括GE医疗、西门子、佳能、三星、飞利浦、联影医疗等。常规CT存在一定诊断短板,随着医疗水平提升,临床对高质量CT需求日益增长,能量CT向着智能化、高技术含量、高精度、多能量化方向升级。
能量CT成像发展经历了双能减影和能谱成像两个阶段,其中双能减影主要通过利用图像空间来实现,涉及到序列扫描成像技术、双球管双能量成像技术等;能谱成像主要通过原始投影数据空间来实现,涉及到光子计数技术、双层探测器技术等。随着成像技术不断成熟,能量CT临床应用日渐扩展,涉及到肿瘤、脑、心脏、口腔、腹部及骨骼肌肉等成像领域。
能量CT技术分为基于能量源、基于探测器两大类,细分产品包括单源双光束能量CT、双源双能量CT、双层探测器光谱CT、单源瞬时管电压切换双能量CT、光子计数CT等。2021年,西门子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NAEOTOM Alpha获得FDA批准上市,标志着能量CT进入到光子计数时代。而光子计数CT的发展,预示着基于探测器的能量CT将拥有更广阔发展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能量CT具有代表着CT领域前沿发展方向,在肿瘤早发现、冠心病、大血管造影等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潜力,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探测器技术发展,能量CT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用,其临床应用日益成熟。随着光子计数时代到来,能量CT临床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展,未来能量CT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