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数据 >

2016年3月多晶硅进口量创新高 环比增加33.7%

2016-04-27 18:04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2016年3月多晶硅进口量创新高 环比增加33.7%
 
        根据海关新能源产业数据统计,2016年3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866吨,环比增加33.7%,一季度累计进口多晶硅36625吨,同比增加34.8%。

        导致3月份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3月份从韩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443吨,环比增加37.1%,比当月从美国、德国、台湾进口总量还超出5%,在总进口量中维持46.5%的高位,仍然保持最大进口来源地;

        第二,3月份从德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054吨,环比大幅增加75.5%,占总进口量的29.2%,较2015年2月份的进口最低位增加了近一倍多;

        第三,3月份从台湾进口多晶硅同样创历史新高达到1929吨,环比增加46.5%,位居我国第三大进口地区。

        综上,自韩国、德国、台湾进口量齐创新高,是致使3月份多晶硅进口量跃居历史高位的直接因素。

        同时,国外多晶硅严重依赖中国光伏市场,也是多晶硅进口增长的原因之一。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晶体硅光伏制造的崛起,美欧晶体硅光伏产品制造商相继在竞争中消亡,造成欧美传统的多晶硅原料必须出口到亚洲市场,而且主要是中国市场来消化全球主要的多晶硅。

        此外,由于3月份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中99%都是通过保税区仓储转口的方式进入国内,通过此避税途径进入的多晶硅价格自然比一般贸易进入的价格低很多,从美国进口多晶硅价格大幅度下跌,美国进口价格从2月份的43.83美元/千克直线下滑至14.38美元/千克。因此3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大幅下滑至14.27美元/千克,环比跌幅为13.5%。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原料,多晶硅市场价格受“双反”的影响也较为严重。自2007年以来,受国内光伏市场的推动,多晶硅产能急剧扩张。不久后,随着低端产能过剩、生产成本倒挂等问题开始显现,多晶硅价格一落千丈,加上国外企业的低价竞争,国内近90%的多晶硅企业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在2012年前后,国内多晶硅产能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欧美等国家对中国光伏实行“双反”,导致国内光伏市场增速下降。彼时,多晶硅市场价格由曾经的300万元/吨一度下降至12万元/吨。时至今日,多晶硅的价格依然在10万~12万元/吨的低价徘徊。

        在此背景下,中国于2014年先后对自美国、韩国、欧盟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了“双反”措施。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被征收53.3%~57%反倾销税,韩国方面征收的税率为2.4%~48.7%。

        尽管如此,拥有价格优势的国外多晶硅产品却依然源源不断的冲击国内市场,甚至通过不法途径走私进入中国。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进口多晶硅走私问题在以前一直存在,主要还是受利益的驱使。

        与国内同行相比,此前国外厂家的生产工艺成本较低,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对于电池组件制造商来说,肯定更受欢迎。但由于高额的进口关税,不排除一些贸易商会通过走私避税等方式来攫取利益。

        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情况正在好转。4月1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公开表示,201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16.5万吨,超过欧美等国家,成为全球供应的主力。并且多晶硅骨干企业的成本现在普遍低于国外的成本。如今国内多晶硅产业在成本、价格方面已经非常有竞争力。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2015-2019年多晶硅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