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我国中医药行业第一部法律即将出台

2016-01-08 13:51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中医药行业第一部法律即将出台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医药法(草案)》,国务院法制办将根据常务会议的意见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获得表决通过后,我国将有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

        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是传统医药大国,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传统医药的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行业研究人士认为,制定《中医药法》,将对振兴和传承中医药事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国民健康保障体系、探索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难题发挥切实作用。

        据了解,该草案着眼继承和弘扬中医药,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强化政策支持,规定了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中医医师和诊所准入、中药管理、人才培养等制度。

        近年来,中医药作为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资源的作用不断彰显,公众越来越信任并选择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但是,我国中医药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从服务需求来看,中医药服务资源总量、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发展现状来看,中医医院的特色优势发挥不够、服务能力还待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乏人乏术并存,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等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缺少新的突破;从制度建设来看,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与中医药特点规律不相适应,较大程度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充分发挥;从国际地位来看,我国的传统医药大国地位正受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挑战,中医药产业总体上培育不够,国际传统医药在标准等领域主导权的激烈争夺对我国形成倒逼。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制定《中医药法》,对于应对国际社会发展传统医药的“倒逼机制”,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引领世界传统医学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早在1983年就有对中医药进行立法的提议,迄今已32年,中医药立法迟迟未出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医药和西医药是两个不同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体系,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得到比较明确和一致的认可。业内人士指出,中药的研究只能是科学的研究,中药的标准也必须是科学的标准。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中医药法》将注重体制机制创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做好与医药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此外,这部法律还着重解决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药人才匮乏;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等问题。

        更多产业政策请关注新思界产业!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