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方案于22日正式发布。根据方案,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于4月8日起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
3600余所机构运营正常,药价药占比双降
医改至今,
3600余所医疗机构服务秩序全部正常使用,信息系统的2605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全部运行正常,城六区114所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新方式。两周来,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计订购金额28.7亿元,累计节约药品费用约2.4亿元,节省幅度达8.4%。
以药补医不复存在,药占比降至低于四成
以药补医是在新医改以前医院存在的弊端,就是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挣到自己的工资,卖的药越多提成就越多,所以就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监测单位药占比为36.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8个百分点。三级医院药占比由40.8%下降到34.9%,二级医院由47.6%下降到41.6%。
出院例均药费降低16.41%
出院例均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3.91%,例均药费降低16.41%。其中,三级医院的出院例均药费降低了16.7%,二级医院降低17.5%。平均住院日也有所减少,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计订购金额28.7亿元,节省幅度达8.4%。从监测的数据来看,医改的力度和所达到的效果都符合预期。
三级医院门急诊量下降13%
数据显示,三级医院改革两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7.03天,与今年3月(8.12天)相比减少1.09天,显示出部分医院有加快床位周转提高效率的良好迹象。两周来,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二级医院总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8%,一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3%。
新思界医药
行业研究人员称,此次北京医改新方案属于在调配资源上的举措,也即是说,为“节流”之举,并非“开源”。想要指望一次医改举动就能彻底消除“看病贵”、“看病难”,并不现实。但是,医改之路正是由无数个创新性举措所铸就的,目前我国医改方案正在不断完善,各级政府也在不断推进方案的实施,医改成效已初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