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辅助生殖产业相关政策好 生殖机构增长空间大

2017-06-22 12:09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辅助生殖产业相关政策好 生殖机构增长空间大

        辅助生殖技术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简称,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婴儿。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誉为继心脏移植成功后20世纪医学界的又一奇迹,激发了全球许多国家研究这一高新技术的热潮,辅助生殖技术在不孕症的治疗方面应用很广泛。

        由于辅助生殖技术在我国引发的伦理道德争议较大,兼之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已久,在国家层面上,从严监管一向是主基调,因此辅助生殖相关政策整体呈保守性和可控性。然而,辅助生殖技术许可审批权限早在2007年已经下放至省级卫生计生委,因此,在强调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同时,各省先后迎来放行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高峰,由省级卫生计生委批准的辅助生殖中心占比已经接近70%。

        我国目前较早的相关规范为原卫生部(现卫生计生委)2001年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及2003年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这些成为指导我国相关辅助技术的主要依据。

        2007年是颇具转折性的一年。随着需求群体的持续扩大,辅助生殖机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卫生计生委,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发展规划。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20年生育保险服务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显示,之后五年,辅助生殖机构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07年的95家突增至2012年末的356家。不过,高速发展的同时,辅助生殖治疗市场诸多乱象丛生,包括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性别筛选、生育多胞胎等现象,不断被曝光出来。

        正是由于存在诸多的不法行为,在原卫生部2013年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解读一文中,曾表示该领域存在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违规开展辅助生殖活动,而一些未取得辅助生殖技术准入资质的机构和个人,非法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等问题,并要求各地政府在整治期间,暂缓审批新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此后,各地几乎均未新增辅助生殖机构。
2016年1月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全面放开二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出台以后,35岁以上有生育需求的人群明显增加。35岁以上人群由于卵巢老化、精子质量下降等,导致自然受孕的能力明显下降,就不得不借助医学手段来圆“二胎梦”。

        2016年9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简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时生育证明查验程序的通知》。2016年10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2017年4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布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的公告(2017年第6号)》,公布了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截至2016年12月31日,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451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有23家。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现有的辅助生殖技术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结合各省市辅助生殖技术设置规划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每300万人设置1个机构的标准测算,未来辅助生殖中心牌照上限不低于550家,至少还有约100家的空间。此外,由于试管婴儿的资质需要在人工授精运行后才能申请,所以目前全国大约有1/3的辅助生殖中心仅能从事人工授精,未来试管婴儿牌照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新思界为您推荐《2017-2021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