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上海第一轮GPO即将结束 模式创新有待探索

2017-07-25 10:18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上海第一轮GPO即将结束 创新模式有待探索

  2016年2月29日,由华山医院等五家上海三甲医院与徐汇、普陀、闵行等六个区所属公立医疗机构一起组成了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团采购联盟,并委托上海医健中心开展GPO(药品团购)工作。时至如今,上海已经陆续分五批次进行了第一轮GPO采购。如今,上海第一轮GPO已接近尾声。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药品GPO试点的地区,上海在GPO模式上的探索之于全国药品采购模式的发展无疑具备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上海医健中心提供的数据,从2016年5月采购联盟发布第一批药品集团采购公告算起,到目前为止,上海GPO已经开展了第一轮共计五个批次的药品集团采购,共发布2577个通用名/给药途径,按照2016年度联盟各成员单位的药品采购总金额测算则超过140亿元。但就在第一批采购公告公布之后,上海当地29家商业企业联名发表公开信,矛头直指上海GPO采购缺失具体评审评分量化标准,在当时也颇受业界关注。作为回应,在2016年11月公布第二批药品采购公告之时,上海医健也同时在网站上公布了四个具体执行文件,包括药品评价指标、评审专家抽取办法、GPO工作流程、临床用药需求目录。

  本质上,上海GPO仍未完全摆脱“二次议价”的窠臼,所达成的,仍然是“以药补医”的最终目的。所谓“两段式报价”,指的是GPO采购中的相关药品经营企业在进行报价时需要报出两个价格,一个价格为“结算价”,即签订采购合同的价格。由于当前公立医院普遍已实行“零差率”,因此结算价格相较于之前所降低的幅度,便是直接能够让利给患者的药价降幅。而另外一个价格,则是“供应链成本分摊”,即行业所说的“返点”,厂家将药品售价的一定比例额外返还给医院。

  作为上海GPO模式的具体操作者,上海医健中心的各项做法也都能让人明确感受到医院在整个采购环节中的强势。目前,上海医健的组织架构中包括领导小组、专家组、工作组、监事以及平时的一些专家顾问,而其中,领导小组的成员全部来自于会员医疗机构,专家组也都是由医院推选相应专家加入,而包括遴选规则、遴选流程等具体事宜也都是由专家组开会、商议讨论决定,医疗机构的强大话语权不言自明。相较于深圳GPO模式从最开始便宣称要将药价降低30%不同,上海GPO模式至今在降药价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

  随着第五批采购目录的公示,上海GPO第一轮采购遴选工作也基本完成。上海医健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综合测算第一轮次的总体降幅达15%左右,与国际上通行的GPO可节约成本空间基本一致。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药品GPO试点的地区,上海在GPO模式上的探索之于全国药品采购模式的发展无疑具备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上海模式的创新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医药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字: G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