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全面建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2017-07-29 08:49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全面建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十八大以来,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从试点起步,由点及面,稳步推进。改革重心由搭建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由医院改革向县域综合改革转变,由单项改革向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转变。

  目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20个省份、242个城市和全国所有县(市)推开,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扩大到32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超过3.2亿人,2017年9月底前,我国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路径逐渐清晰,改革显现初步成效,尤其是在三医联动和上下联动方面力度空前,形成了一批符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今年4月,北京市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以药品进价销售给患者,多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同步跟进。

  从全国范围看,全国各级公立医院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城市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2012年为44.8%,2013年为43.3%,2014年为42.2%,2015年为42.8%,2016年为39.6%。同时,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

  十八大以来,一张覆盖全国的医保网络逐步成型,成为我国医改最大的亮点之一。截至2016年年末,全国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参合)人数达13.4亿,参保率达98.8%,连续五年完成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的年度任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地区人均筹资标准达620.4元;未整合地区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570.2元,新农合统筹地区人均实际筹资达551.4元。10个省份实现大病保险省级统筹,334个地市(占99%)实施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2012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25元;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50元。

  另一方面,近5年来,我国医改持续深入推进。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上升至2016年的76.34岁。我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水平和政府投入逐年提高,在改善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解决看病贵问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全民医保体系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医疗服务体系也有了十足的进步,我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我国在医疗保障领域的成就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医院服务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