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干细胞产业逐渐规范 发展态势逐渐加强

2017-07-28 16:32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干细胞产业逐渐规范 发展态势逐渐加强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细胞,是人体的种子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干细胞及其分化产品为有效修复人体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及治愈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要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将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种疾病治疗途径,从而成立新医学革命的核心。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指出:“未来的15年,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发展思路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这是中国首次将干细胞研究技术作为重点技术领域写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发展计划。

  2007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基本奉行了“干细胞是医疗手段而不是药物”的监管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又由于干细胞产业的巨额利润,全国超过62%的甲级医院(含军区医院)均“以医疗单位的资质”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干细胞治疗业务。甚至致使境外许多医疗及科研人员来华进行干细胞研究,部分境外的旅游团甚至以“干细胞旅游”的广告让外国公民进入中国进行干细胞治疗,从而引起了以“干细胞是药物,需通过谨慎实验并严格加以监管”为主导思想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谴责。

  2012年1月10日,迫于国内对干细胞法规出台的迫切性及国际卫生组织的压力,卫生部叫停中国大陆境内所有的干细胞治疗活动;从此,中国的干细胞行业也终于正式步入国家法规的监管之下。

  2013年3月7日,卫生部/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规范中国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根据这三项法规,干细胞产业将形成:“干细胞库(药种)→干细胞制剂制备企业(药厂)→医疗服务机构(医院)”这一产业链条,而其中,干细胞库更是已成为整个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和科研人员的不断突破创新之下,中国干细胞产业已经处于继欧美发达国家之后第二梯队中的领先地位。

  2015年2月26日,经过了政府、国内生物医药、临床医学、法律等各方面专家2年的反复讨论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颁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医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而干细胞研究首次以国家重点科研任务明确在了该法规之中。同年7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是自2012年国内干细胞治疗的全面叫停后的3年来,首次以国家法规的形式通过8大章节55条细则详细地公布了干细胞临床治疗的前期化标准。这也直接意味着我国全面、有序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时代已经开启。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干细胞科技和产业过去十年来的发展起起落落,干细胞科技和产业从非完全规范到全规范、从模糊到清晰、产业发展态势从弱到强,并且政府支持力度现在持续上升。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中国干细胞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