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医改进行时 北京医改已见效

2017-07-29 08:31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医改进行时 北京医改已见效

  北京医改方案于3月22日正式发布,根据方案,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于4月8日起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此次改革共涉及3600多家医疗机构,此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早已横亘在医患之间,化“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目的也是维护广大患者根本利益。截至目前北京医改实行了108天,在这百余天里,上至三级医疗机构,下至社区门诊分级诊疗已初见效果。

  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例,三级医院患者减少。在上午7点,一楼大厅内大屏滚动播放着各个科室专家号剩余量。从普通门诊到知名专家医事服务费从50到100元不等,按照新政策,去三级医院看知名专家,需要自掏腰包支付60元,而去一级医疗机构看普通门诊,只需要支付1元,所以很多常见病就被分诊到了社区医院。另一方面,目前可以通过电话、网站和微信等多种方式来挂号,还有一些患者在社区医院完成了常见病和慢病的分诊,排队挂号人数大大削减。

  相反社区医院患者逐渐增加,以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就诊大厅的等候位置上坐着十余名患者。双榆树社区生服务中心与海淀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便捷通道,海淀医院预留部分号源,用于预约转诊。2016年该医院通过医联体向核心医院转诊1107人次,2017年,该医院与海淀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信息化建设,目前转诊平台已经建设完毕,通过双向转诊系统可以实现线上转诊、患者医疗数据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

  医改运行100天,北京市完成了6000万人次的诊疗服务,3100所参与医改的医疗机构运行情况平稳。日常监测信息显示,三级医院的门诊量减少了12.7%,二级医院也有所下降,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级医院的诊疗量出现了明显上升,增幅达10%。在三级医院里,不同职级医生的接诊量也发生了变化。总体来看,改革后,副主任医师的门诊量下降了10%,主任医师下降了22.7%,知名专家的门诊人次下降了15.2%。同时,100天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1.6天。如果没有改革举措,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平均住院率才能缩短1.6天,住院率的缩短有助于加强三级医院重视疑难重症处置和改善住院医疗服务。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医改进行了3个多月,患者在就诊的时候更加理性,不盲目追求专家号。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真正需要专家号的患者挂号难的问题,使得专家资源更能够用于那些疑难重症的处置上。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医院服务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