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医药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行业规范需更加严格

2017-07-29 14:55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医药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行业规范需更加严格

  IPO,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在国内投资领域,拥有需求刚性、无明显经济周期的医疗健康行业始终是各大投资机构关注的重中之重。根据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突破8万亿元。从目前三、四万亿元的规模来看,这块蛋糕相当诱人。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下,投资机构必然是争相进入医药行业。清科数据显示,从2016年1月至今,中国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案例数为979起,总投资金额12388.74百万美元,平均投资金额14.68百万美元。其中的激烈竞争,不言而喻。

  然而,医药行业的IPO却并没有因为投资市场的火热而加速,反倒更为审慎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平均企业过会率达到了84%,其中主板过会率最高,达到86%。不过聚焦到医药行业时,情况却不再这么乐观。初步统计,目前医药行业平均过会率为75%,5月过会率最低仅为50%,低于全行业平均值。

  依靠常规运营模式的医药行业,在面对IPO审核,往往会面临一定的审核难题。例如在规范运营方面,由于医药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IPO审核中,医药企业需要及时提交相关生产厂商、经销商完整的行业批准文件或相应的资质文件,以便证明该企业在合规的运作中拥有良好的持续盈利能力。另外,因为市场需求的改变以及利润的转移,促使医药企业会较为频繁地更换经销商或者选择更高效的生产厂商,因此往往不能及时提供合规文件,最终难以完成过会。除此以外,在财务、管理方面,医药企业也均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常规的模式很难达到IPO审核的要求。

  严控医药行业IPO是对行业发展指明了道路,投资机构可以在企业建立初期,重点进行财务、经营的有效管控,为此后IPO铺平道路,同时也为自身的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利润损失。虽然在实操中可能出现种种困难,但对于医药企业长期良好发展还是十分必要的。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潜力正在不断被发掘,更需要严格的行业规范,减少投机、野蛮生长的情况出现。只有投资机构更加主动地寻找医药企业的投资方向及效益要点,最终才能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让我国医药行业始终走在全球发展的前沿地带,并最终真正地服务于民,助力国家经济建设。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医药行业市场投资空间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

关键字: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