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政策 >

完善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2017-09-17 16:12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完善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并非一个特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包括要求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或专科病房三个基本机构在内有机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现代化医疗系统,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从分级诊疗的概念讲,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还包括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应该完善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第一,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随访、管理工作,开设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联合门诊,是推进“急慢分治”重要切入点。

  实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发挥人才、设备、技术优势,对本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展开脑卒中规范化防治技术的培训、推广、落实,对以往筛查对象展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管理、追访、控制;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基层单位开设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病综合门诊,落实国家高血压、糖尿病等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诊治和急救体系建设,无疑是区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重点。目前,全国许多区域已经形成规模的脑卒中基地建设和胸痛中心的建设,也大大提升了区域医疗急救水平和能力。苏北人民医院、无锡二院等在扬州市、无锡市的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二,以“互联网+分级诊疗”为抓手,建立区域急诊信息共享平台。

  “互联网+”的出现为基层医院和大型医院提供了一种迅速沟通的渠道。通过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患者诊疗信息如电子病历、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实时共享。例如,在心脑血管急症救治中,建立胸痛中心的医院,可以通过信息化,直接了解到患者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心电图信息,也可以直接了解到患者急救车上的医疗信息,上百名心内科医生可以共同关注一名患者的救治状况,共同会诊,共同诊疗。大型医院专家迅速获得患者疾病的相关准确全面的信息,可有效缩短“门-球时间、门-药时间”,减少由于时间紧急,患者信息获得不完整造成的失误,提高急诊救治成功率。再比如说,大型综合医院“影像云”平台建设后,区域内基层医院可随时将诊断困难的影像检查、心电图检查图像资料上传,由大医院统一发报告、统一讲解,对基层起到实时、针对性强的技术帮扶,可迅速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急诊诊疗水平,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

  第三,努力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水平。

  对于区域内大医院,应定期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慢病诊断、治疗能力进行培训,尤其是对社区居民慢病急性发作变化的“前兆”诊断;通过将整个医疗服务流程关口前移,针对慢性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提前筛查,一方面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另一方面也促进他们主动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同时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及时了解居民动态,在急救情况发生时,做到处变不惊,也能防患于未然。区域医疗急救体系的构建,除了慢性病的急救治疗需要高度重视以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急性创伤性中心、公共卫生急救医疗中心的建设,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构建成区域医疗急救和保障网络与平台。这无疑也将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医改的一个新的重要目标与任务。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区域医疗急救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事关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内涵,更是当前中国医改中亟待加强,而又普遍比较忽视的一个医疗基本问题。完善区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推分级诊疗的实施,深化当前医改。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急救车标杆企业及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

关键字: